分类
开心 生活点滴 第一次 自然熟

记录

在被窝里和mj打字说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很高兴有一个好结果
也很高兴他喜欢我爱听的歌曲
人生有一知己不易

分类
第一次

台灯下的电子书

台灯到了,电子书也到了好久了,凌晨两点还没有睡。QQ上有一句每没一句的聊着,然后看着电子书,感觉挺好,一点也没有感到瞌睡,下午在院子里的阳光下小寐了一会。
精神很好。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自然熟

可以看看

1、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2、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3、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4、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5、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6、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7、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8、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9、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10、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11、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12、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13、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14、磨合效应: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15、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16、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17、吉尔伯特法则: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18、权威暗示效应: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19、奥尼尔定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提出者: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
点评: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20、定位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点评: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
21、艾奇布恩定理: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提出者: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
点评: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
22、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点评: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23、犬獒效应: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点评: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24、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
点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
25、洒井法则: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提出者: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点评: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26、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点评: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27、奥格尔维法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点评: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作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28、皮尔卡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提出者: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点评: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29、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点评: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
30、倒u形假说: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作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作好工作的动力了;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点评: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31、特伯论断: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特伯。
点评: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32、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摩斯科。
点评:刨根得根,问底知底。
33、罗杰斯论断: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
提出者:美国IBM公司前总裁罗杰斯。
点评:只想随波逐流,难有理想彼岸。
34、萨盖定律: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萨盖。
点评:若选错误参照,必无正确比较。
35、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点评:1、不拓心路,难开视野。2、视野不宽,脚下的路也会愈走愈窄。
36、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提出者:美国股神巴菲特。
点评:1、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37、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38、列文定理: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39、弗洛斯特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40、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41、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42、福克兰定律: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43、王安论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44、格瑞斯特定理: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45、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46、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47、塔马拉效应: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48、小池定理: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49、赫勒法则: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50横山法则: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51、蝴蝶效应: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52、阿什法则: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53、洛克忠告: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54、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55、柯美雅定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56、达维多夫定律: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57、自吃幼崽效应: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
58、舍恩定理: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59、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60、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青岛之旅

 2010-06-17 18:07 火车
  2010-06-18 02:08:22半夜停车,外面的灯光亮的发白。据说火车到济南了。
  2010-06-20 14:20:03火车开火车开,再见青岛。对面的位置上的两岁女孩叫媛媛,可爱又漂亮!
  2010-06-21 04:00:57脚踏南京的土地上

分类
烦恼 生活点滴 第一次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用Ubuntu第一次来写这篇博客
就遇到这个日子
突然有点感觉时间过的真快
不仅仅对于我而言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所有梅花向下开 New workplace

 

单位年会在去了新的办公室,过完年就要搬过去了。sogoumap掐算了下地图的距离,我以后上班会多一个红绿灯,少走八百米。位置在某大的图书馆八楼。觉得每天上班往学校走牛气真是牛气冲天啊。

活动结束后在校园里发现的空心大梧桐,引孙剑的话说是蒋介石为讨美龄小姐的欢心在南京大肆种植落叶树。

梧桐树的叶子枯黄了,仅剩的果实也只能暴露出来在风中摇曳。去除外表之后的人和物都那么的干练直白。

果实都吊的远远的

不知道什么树的树顶,像中学时候某篇课文里的大白榕树。想想里面也生活着几千上万只的鸟儿。

奇形怪状的树木,几乎掉光了叶子。近处一看又十分好看,镜头里不如亲眼所见。

伟岸的教学楼上方杵着两个像是通气的管子,前面排排站着三颗笔直的水杉。百米开外看上去很有气势。

视觉上比较巨大的五角红星。剥落的红漆不知道被扫了多少次,有些卷起了皮,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但感觉极其平整。

绕到一栋大楼的后面,还有一处小风景。石像墩子上的正面写着是校友的赠送,侧面的字的书法超过了我的认知。

小亭子上面密密麻麻的爬满了树藤。透过树藤就是三个大字,应该是暴露位置了。

穿过亭子往前走来到这处鹅卵石的小道和石桌、石凳。青草地已逐渐枯黄,鹅卵石却依稀如昨。

沿着鹅卵石的小道出去是一处厕所,厕所所在楼的后面是条小河。河上一座平桥,栏杆都是这种二三十年前特有的材质,还算干净的河水倒影着两边的树枝。

走过这五六米长的小桥就是一块小操场,周围是一道铁栏杆,不过对着桥头的门是开着的,左边的门不知所踪,右边的半折叠着。

沿着栏杆的外围是五架双杆,顺着其中一架的方向朝对面望去。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高楼,天空中拖过喷气式飞机的留下的长长的尾巴。

小河与操场之间的草地,走在上面脚底很舒服,软软的无力到想坐在上面。

所有的梅花向下看,排成一条鹅黄色的彩虹挂在枝头。美的让我忘记采下一枝。

 

 

New workplace一行结束,路上挂着小小小八的耳机听着beyond专辑,一个人慢慢走,记录一下这第一次的见面,开始期待年后的搬迁。我爱死这片地,Havefun, FUN!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转】蜗居中的小贝

  小贝这个角色和之前文章演的“向南”有一比。都不错,在《奋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向南这个角色了。看《蜗居》我也最关注他。对于他的表演,先赞一个!很出彩。

  小贝是个有素质的人,从一开始海藻因为邻居聚会而发火,他劝海藻说:“都在一起租房住,互相迁就点……”小贝热情,对海藻,对海藻的家人,对工作,对生活,他都是热情的,正因为他的热情,在这部充满残酷现实的《蜗居》中,看到一丝温暖。  

  小贝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形象,独生子女,没有太多的社会背景,爱自己,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幻想,有时候在梦想成真的路上会迷失方向昂,满眼迷茫,但最终会因为自己的乐观的心态,而拨云见日。

这就是典型的80后。当然,一直不喜欢某些人发现一点小问题,就冠以“80后人的特质”的帽子,以偏概全,总觉得有点对“80后”这一群体的藐视,似乎80后都是些不济,如何的自私,自我?而“80后”的小青年们之所以有现在的生活都是像寄生虫般不劳而获?说这样话的人,让人非常鄙视,你想啊,中国有那么多的人,他只看到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例子,就扮成权威一般言语恶毒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他这样的眼界和人品的人,能说出什么有技术含量的话呢?  且不说80后的人如何的不好,谁没有缺点?相同的,谁又会没有优点呢?别的不说,80后总是比以前的人活得真实,洒脱的,对生活,对世界都是有美好想象的,他们努力奋斗,却被说成不切实际,多冤呐!他们感情好聚好散,却被说成不把感情当回事儿?其实说白了,说这些话的人,多数都是为别人而活的。他们为了一些身外的物质、地位,可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说自己不认同的话,在多数时候,是希望我们如他们一样生活的。总是拿人缺点说事的人,本来就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那样的人说出的话,何必去听呢。     

 跑题了,继续说说小贝。      

  在《蜗居》中,小贝的戏份不多,却是整部电视剧中唯一的光明和鲜亮。小贝是个有计划,有上进心的人,他计划着等攒够买房子的钱以后,就和海藻结婚,尤其可见,他对未来是有计划的,房子无疑是我们中国人的安家之本,为高房价同时也让我们对那“家”,望而却步。其实,怎样的买房时正确的呢?我不知道,但在我看来,那些手里有了几万块钱,就迫不及待地去买房子,然后就靠每月那点工资负担大额房贷的人,是不理智的,试想中间一旦有个环节除了变故,他就承担不住,所以在把房贷还完以前,他要么指望中大奖,做一回翻身农奴;要么就谨小慎微地生活。但还贷的年限可不是一年两年,稍微像个样子的房子,除了首付款,剩下的就要还二三十年,对于我们或者像小贝那样正在美好年华的青年,就这样一脚踏进了房奴的行列,然后,从当房奴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两鬓宾白都要为一个不知道值不值得的房子奋斗,是多么悲哀呀。  说起小贝,他想等攒够了买房子的钱就和海藻结婚,是比较理智和负责的。小贝非常疼爱海藻,家务事基本都是由他做,在海藻背叛小贝被发现以后,小贝仍然因为水凉对身体不好,而不让海藻洗碗,这一点,让人非常感动。但小贝的运气不好,满腔热情洒在了海藻那样的人身上,多少有些不值,实在是太不值了。让我想起:“我本有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感慨。电视剧场景的设计还是蛮有意思的,有两次宋和海藻的偷情时,都会同时出现三个画面,两个苟且的人海藻和宋,两个可怜的人小贝和宋太太。      

   两人完事各自回家,有人挡在了宋的车前,是小贝,满脸的悲伤和痛苦的小贝,他满眼绝望的看着车里的惊讶的海藻时,让人心里出现矛盾的感受,及痛快又心疼。痛快的是海藻得肮脏事迹终于被小贝得知,让人感慨:海藻自作自受了吧?心疼的是,两个龌龊的人无情地伤害了一颗纯洁的心。矛盾呀。  再往后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就是海藻哭着去了海萍家,她跟海萍说起被小贝撞见的事情以后,海萍的给人感觉海藻没错,倒像是小贝高攀了自己的妹妹那般的理直气壮。?????? 小贝走了一整夜,从城市的这头走到那头,中间还迷了路。刚开始是五雷轰顶,明明大约知道结局,可还是无法接受。在走了几个个钟头后,思绪就全然不在精神痛苦上了,而陷于肉体疲惫。他又不想回去,又不知道去哪儿。在街头游荡到第9个钟头,终于发现自己最终还是站在了自己家的楼下。在看到海藻又转头的刹那,小贝彻底的病了。这场病来的正是时候,可以让两个人共处一室,可以不用清醒,不去想怎么办?  

  小贝还是给了海藻机会,两人又重新在一起了。但小贝变了,他依然爱海藻,但心里却忘不了海藻的背叛,小贝犹豫了。对任何事情变得没有兴趣。当他们搬家以后,海藻说要买植物来养时,小贝那句:“买了要养,养不好会死,死了又要心疼”,的观点,让人听了心疼。  当小贝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发泄,有时是骂人有时粗鲁地对待海藻,他需要发泄心中积压太久太多的情绪,或者,当他觉得发泄完这些情绪,觉得自己对不起海藻时,他才会真正地忘掉她的背叛。但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他,如何面对那个不堪的自己。  

  海藻手机的短信,让小贝彻底爆发了。当海藻一副:“爱谁谁,我又不是你的谁,用不着对你负责”的表情、当小贝说出:“你知不知道我想掐死你”的时候,两人已经完了。  

  小贝走了,虽然走的有些苍凉。  

  小贝是该走了,再不走,整个人都要毁掉了。  

  不知道当小贝得知在自己走后的那天晚上,海藻就和宋思明躺在了一张床上,他会怎么想?管他呢。  

最后但海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弄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想有些观众和我一样是带着疑问的:小贝呢?  

当海藻在三个月后,看见淅淅沥沥的小雨时,微笑着说出第一句话,当海藻想起和小贝在雨中的浪漫时,我是有些想念小贝的。想着小贝会不会出现在海藻身边,像往常一样照顾她?  

  呵呵,太浪漫的想法,多数是不会实现的。小贝最终没有出现。其实也对,小贝还是不出现的好。即便故事需要一个温暖的结局,也是不该把小贝搭上的。即使海藻最后才发现,只有小贝才能给他踏实而温暖的感受,也已经晚了。这时候,让我想起宋太太第一次找海藻时跟她说过的一句话:“希望你今后的爱人,在知道你这段不堪的经历时,依然把你当宝贝!”在得知海藻的“不堪经历”时,小贝依然是把她当宝贝的,纵使他有过过激的情绪。但海藻不懂得珍惜。不是小贝不来,而是如今的海藻,除了同情,已经不值得爱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是为小贝感到庆幸的,那就是:小贝和海藻曾经纯真地相爱过。希望现实生活中的“小贝们”,能走出阴影,走向自己的灿烂而光明的明天,拥抱纯真而忠诚的爱情。­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牛逼的我回忆牛逼岁月里的那些牛逼

听着Kiss The Rain的曲子,我慢慢的就在脑子里面回旋起那首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不太记得十七岁的我在做些什么。
在简陋的化学实验室被老师指派给某个顽皮的不肯做实验的组帮着做实验,然后被硫酸溅到了脸疼了一个星期;
下雨天赖在学校草场一角的三四个水泥切成的乒乓球桌上苦练削球,练到只剩下自己,然后一个人走过草场,鞋底裹着厚厚泥巴,像贴在脚底的一层鞋垫厚重有力;
或者在教学楼里跟人起冲突打架结果成了被打,想想找哥哥来报仇后来还是到老爸单位把老头子喊去学校,他冲进教室一把楸住打我的家伙然后拎出了教室;
或者跟别班的班花、才子还有一个好像教美术的老师三四个人打车去参加县里的化学竞赛,然后第一次在我梦寐以求的高中的教室里坐下写字,相比考试来说坐在那里我更有荣誉感,考完试在校门对面的小店买东西吃;
或者可能跟着学校包车去参观我后来读的高中,站在美丽的校园操场的栏杆外,伸出脚穿过栏杆,实实的踩在深红色的塑胶跑道上;
或者是坐在周末年级优等生补课教室里跟一个刚认识叫杨什么的帅哥聊天,然后看他把绿壳子的数学练习册小课本封面上的爱因斯坦鼻子画一个大大的痣,因为他也有。
再或者我在初中学校的大厕所看到老鼠,在骑车回家的路上看到蛇,在去大舅妈家吃饭的小道上看到满塘盛开的荷花,在家二楼堂屋的大镜子里面看里面自己,想象过不了几年我也闯荡天涯,出人头地。
因为翻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的团员证,我是初二入的共青团,不想再算,或许那年我就十七岁。

不记得曾经是在那一本书还是那一道厕所门后看到的一句话: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这个阶段是自己来定,伟大的人可能是每天,平凡的人或许是一生,平庸的人注定要到下辈子。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锦绣之年

在一个百友旧博客里面荡悠 ,有点想窥探别人隐私的我真的看到了一些东西。
也许人总是这样看着别人的哀伤才知道自己的幸福。
中午去工大吃饭,这个是自己收购工大学校的饭卡以来的第一次食堂亮相,还没吃完老爸打来电话让周末回家,说是外公身体不舒服,吃完饭出了食堂的大门才觉得天气降温了,每一次回想校园总是一致的景象,两排数颗躯干浑厚的法国梧桐,地上飘散着枯黄的落叶,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舞渐息,远处篮球场上还能听见篮球拍打在地上“倥倥”的声音,不时的还会配上几双上乘球鞋发出的“孜孜”声。可想而知,球场边时长会有路过的同学驻足欣赏某个英俊的帅哥或者某个连贯的上篮,也不时的会有原本趴伏在栏杆上的男男女女选择离去。。。永远是长裙长发的女生在林间小路上拿着英语书,一直如此,每一个我经历的校园拥有着不同的风景,却都拥有着相同的镜头。
晚上的时候看余华的《兄弟》,看到后来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觉睡到九点半,想想小时候也经常干这类的事情,不过那时候习惯了睡觉就懒得动,如果看书睡着了就一直睡,即使醒来也再一动不动,因为哪怕是动一下可能就要再过个几个小时才有睡意。那时候的自己在现在看来是幸福的,真切的幸福,现在的我们在那时候思想里是羡慕的,无边的羡慕。
即使现在,我们也算是幸福的。人总是有自己的幸福,也终会有自己的幸福。思想与行动,是人类守护幸福的两种方式,不愿思考者行动,不愿行动者思考。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FUN,如果你看到阳光,你就不该为明天绝望。
//以上纪录于一年前,
这个给我深触的博客还是很少更新。
外公在写下后一个月的元旦去世了。
工大的饭卡现在是每天去吃饭的通行证。
余华的《兄弟》后来花了好久才看完,期间又睡着过好几次,我像欠债似的,余华作品集跟香水两本书还没下手,一屁股书债。
又到深秋,想象中飘散的落叶被邮电大学的男保洁员清扫干净利落。财大球场周末下午传来的呼唤声尚且够我回味。
一年前,我有一个当我天冷站在他面前把手缩到衣服里面会被敲脑袋的外公;现在,电脑里还存着那次回家看他拍的录像,妈妈说删了吧,我说留着吧,最后一面的,她自己还存着去年桃花开的时候跟外公的合照。
一年前,我对于广播据里的那段爱情还很放不下,执着的认为有些幸福是需要在一起的;现在,还是偶尔还会听起,不过更多是对70S的那个年代的好奇憧憬和对大学里那段青春的珍惜回味。
一年前,我盗用着邮电学院一毛钱一小时的无线信号,同学帮买的五十的上网卡用了三个多月也没用完,直到搬走的那天还留了一块多在卡里;现在,每个月要给电信上缴一百五。
一年前,没有多想以后,一年后,偶尔看看以前。
两个时间点之间太多的是来了又去的人与事,当站在两头守望看似风平浪静,却溜走了稚嫩的羞涩,留下了苍老的脉络。
留下的只是少数,少数的终归幸福!

分类
生活点滴 第一次

十点我听见了这真实的原因

听着八九七
第一次听到有电台主持人说出我喜欢听广播的真实原因
cityfm周峰
有一个我不反感的好线条的嗓子
给人一个干净爽朗的大男孩的感觉
他在十点节目结束的时候说了这话
喜欢广播就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DJ给你放的下一曲是什么
这样每一首你都可以当做一个惊喜
十点节目结束前他大喊再见
然后喇叭里面缓缓传来张震岳的再见
其实我更喜欢那个蓝调版本的
GOOD!
Bye!
确实这样